宮縮頻繁要緊嗎?
宮縮是多數孕婦可能經歷的一種孕期症狀。
尤其到了懷孕後期,孕媽咪的肚子會三不五時感覺悶悶脹脹,
有時還會突如其來感覺硬得跟石頭一樣,十分難受;
這種情形若發生在夜晚,甚至影響睡眠品質……。
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?有危險嗎?能否改善呢?
『宮縮』不可不知的二三事! 如果是第一次懷孕,你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是宮縮頻繁? 以下文字可以作為孕媽咪參考: 『宮縮』是子宮肌肉收縮的簡稱。 事實上,女人一旦懷孕,子宮就會自然出現零星而不規則的收縮, 而這種子宮收縮的強度不強,孕媽咪通常感覺不到。 而孕婦宮縮要變得比較頻繁,通常已經是懷孕7、8個月以後。 「如果孕媽咪的宮縮發生時,頻率呈現不規則,而且很久才出現一次, 透過休息可以改善,那麼孕媽咪大可不必太擔心!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定期產檢。」
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康琳表示,有感覺的宮縮通常發生在懷孕中後期;
【宮縮的感覺】
平時子宮摸起來軟軟的,當宮縮嚴重而頻繁時,子宮就會變硬,
會有腹部緊繃的感覺,甚至會痛。
【誰容易宮縮頻繁】
當孕婦走動較多、睡眠不足;
或從事容易緊張、勞累的工作時,肚子就容易出現緊繃、腫脹的現象,
這就是不舒服的宮縮。
【何時宮縮會頻繁】
愈靠近懷孕後期,頻率會愈高,
這種宮縮就像是產前子宮的練習,頻率不規則,無週期性,不會痛,
孕婦本身不會感到不舒服,通常這種宮縮是會自動消失的。
【什麼是危險指標】
雖然宮縮頻繁並不等於孕婦一定有危險,但孕媽咪絕不可掉以輕心!
醫師指出:「懷孕週數和宮縮種類,才是判別孕媽咪及胎兒是否有危險的二大重要依據。」
1. 懷孕週數
※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37週以後,表示快要生了!
孕婦可以先自行評估,這種不舒服的狀況是否可以自行平復?
若不行,那就先自行評估一下宮縮頻率,
‧第一胎 的孕媽咪若10分鐘內痛3次以上,
‧第二胎以上 的孕媽咪若10分鐘以內就痛1次,
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。
「因為此時胎兒已足月,並非早產,
此外,懷孕37週以後若出現破水、陰道出血量多、胎動明顯減少等狀況也需要趕快到醫院檢查。」
※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20~37週之間,就要多注意並預防早產!
醫師說:「這類孕婦必須充分認識怎樣的狀況是不正常的宮縮,
並分辨何謂假性宮縮?何謂早產宮縮?
頻繁的程度很規則,而且越來越密集出現,那最好盡速就醫,可能需要安胎。」
2.宮縮種類:
※ 類別比一比 ※ 假性宮縮 ※ 早產宮縮
‧收縮頻率 不規則 規則
‧收縮強度 會變弱 會漸強
‧收縮間隔 自行拉長、消失 會越來越短
‧痛的位置 局限下腹部 整個子宮 (腰、背也痠痛)
‧子宮頸變化 不會有變化 會擴張 (頸口變薄、變軟)
‧媽媽的感覺 休息會改善 持續痛 (休息也不會好)
危機處理
到了懷孕後期,假性宮縮經常可見,
醫師提醒孕媽咪可以依照以下步驟處理:
1.立刻放下手邊工作。
2.休息,若可躺下最好。
3.區別宮縮的頻率、強度、間隔、位置。
4.片刻後(30~60分鐘),若為假性宮縮則狀況應該已獲得改善,
若為早產宮縮或生產陣痛,那就要盡速送醫。
醫師叮嚀
「規則」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,
孕媽咪肚子一旦發生「規則性」的硬或痛,也必須馬上到婦產科就診,
以免持續規則的宮縮導致子宮頸口擴張甚至到無法安胎的程度。
「對於因為宮縮頻繁而求診的孕婦,醫師會審慎檢查及評估,
若宮縮並不嚴重,醫師會給予口服安胎藥或口含式安胎藥(舌下錠),
而這些安胎藥物均屬於孕婦可安心服用的藥物等級。
若在家自行服藥仍無法有效抑制宮縮頻繁,則需要盡快就醫,避免早產情形發生。」
重點複習
宮縮的頻率若規則,且每5~8分鐘就發生乙次,每次持續1~2分鐘,
此情形若孕婦已經懷孕達37週,則可能是產兆(真性陣痛),
需到醫院評估是否需入院待產;
若未達37週,則可能早產(早產宮縮),應盡速就醫,因為可能需要安胎